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简称“广生态”)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校代码为14509,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林业部番禺林业学校,201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8年划归省教育厅管理,2021年与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办学。校训为“修德修能、知行合一”,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天河校区(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97号)和海珠校区(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5号),总占地面积近700亩,校外实训基地1500亩,全日制在校生约1.3万人,教职工767人,其中专任教师602人,博士80余名。现任党委书记张方秋,校长刘晓冰。
历史发展
• 1953年:前身林业部番禺林业学校成立,承担林业技术人才培养职能。
• 1956年:更名为广东省广州林业学校,增设森工、采运等专业。
• 2005年:更名为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增挂“广东省生态工程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牌子。
• 2014年:升格为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牵头成立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
• 2018年:划归广东省教育厅管理,开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
• 2021年:与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形成“林业+海洋”双核办学特色。
• 2022年:入选广东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培育单位。
• 2025年:在校生规模达1.7万人,新增校外实训基地至1500亩,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超4.9亿元。
校区规模
学校分设天河与海珠两大校区:
• 天河校区:主校区占地约633亩,含银屏岭、北苑、南苑,毗邻华南国家植物园,配备国家级林业实训基地、智慧教室及现代化图书馆(藏书182万册),宿舍以4-8人间为主,含空调及独立卫浴。
• 海珠校区:占地约67亩,定位为产教融合基地,与华为、腾讯共建ICT产业学院,配备智能制造实训室及模拟航空港。
• 校外实训基地:包括粤西林果教学实训基地(1600亩)、广垦集团甘蔗高新科技示范园(5600亩)等,覆盖农林、环保全产业链实践需求。
专业设置
学校设林业工程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海洋与渔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开设48个高职专业:
- 农林类:林业技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园林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
- 工程技术类:环境工程技术(省级重点)、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
- 信息技术类:大数据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华为共建ICT产业学院。
- 生态服务类: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茶艺与茶文化,对接生态旅游及乡村振兴需求。
- 海洋与渔业类:水产养殖技术、水生动物医学,依托国家级海洋实训基地。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18项、省级奖项294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国赛铜奖。
• 科研创新:教师团队发表国际顶刊论文10篇(如《Earth's Future》中科院1区),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72项,发明专利60项。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8%,专业对口率达97%,用人单位满意度99.26%,部分入职华为、广垦集团等企业。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刘关张集团、美的集团等3633家企业合作,共建19个产业学院(含8个省级示范),年输送技术人才超6500人。
• 实训基地: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含现代林业公共实训中心)、省级基地34个,覆盖林业、环保全产业链。
• 社会服务: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培训基层干部及新型职业农民超35万人次,获“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英国约克圣约翰大学开展“专硕连读”学分互认项目,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共建“鲁班工坊”,累计输送700余名留学生。
• 技术输出:在泰国、马来西亚设立“热带农业现代产业学院”,输出荔枝栽培技术及中医药文化标准,培训海外技术人才超2万人次。
• 文化传播:承办“一带一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潮汕非遗技艺国际化,获评“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