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惠经职院”,院校代码13718)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现任董事长为姚梅发,党委书记为张华,校长为李正元。校训为“明德、博学、求真、致用”,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惠州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主校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新乐路,占地面积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1.6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6万册、电子图书165万种。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约1.2万人,教职工442人,其中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65%,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2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75%。
历史发展
• 200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前身为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初始开设经济、管理、工科等专业。
• 2009年:姚梅发注资建设新校区,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提升办学条件。
• 2012年:获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强化职业教育与技能认证。
• 2018年: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深化军事化管理与素质教育。
• 2021年:被确立为“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高校”,探索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创新。
• 2023年:通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校”中期验收,入选“粤港澳大湾区网络空间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
• 2024年:牵头成立“惠州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教联合体”,并成为多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校区规模
• 主校区:占地700余亩,配备标准化教学楼、省级重点实训基地6个(含智能制造中心、IT创新创业研发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
• 设施配套:教学区实现5G全覆盖,图书馆(面积1.48万平方米)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宿舍分为4-6人间,配备空调、独立卫浴及中央热水系统;校园环境获评“广东省花园式大学”,拥有标准化运动场、体育馆及网红食堂。
专业设置
学院设8个二级学院,形成“经济引领、多链协同”体系,开设40余个高职专业:
- 经济管理类:市场营销(省级重点专业)、大数据与会计(省级二类品牌专业)、电子商务(阿里巴巴专才班),对接跨境电商与智慧物流产业。
-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省级二类品牌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支撑数字经济与5G基站运维。
- 智能制造类: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
- 健康服务类: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聚焦基层医疗与康养产业。
- 教育艺术类:学前教育、广告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与创意设计人才。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765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挑战杯”全国特等奖1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12项。
• 科研创新:教师获国家发明专利31项、软件著作权4项,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00余项,制定《潮菜原料学》等行业标准20项。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1%,对口就业率93%,60%通过订单班入职德赛西威、TCL、索尼等企业,2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德赛西威、TCL、阿里巴巴共建9个“校中厂”,开设“德赛西威班”“索尼班”等订单班,年均输送技术人才超6500人。
• 产教融合:联合323家企业建成校外实践基地127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余项,如攻克手机壳自动打磨机研发、镜片组装自动化技术。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行业人才超3万人次,承接非遗活化、乡村振兴项目120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马来西亚玛尼帕尔国际大学、泰国格乐大学开展学分互认及专本连读项目,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4国高校。
• 文化辐射:在马来西亚设立“鲁班工坊”推广智能制造技术,留学生项目入选“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