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茂职院”,院校代码13712)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茂名市人民政府举办,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校训为“修德、强技、求实、创新”,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茂名石化、建筑等支柱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主校区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分设北校区(文明北路232号)、南校区(水东湾新城)和人民南校区,总占地面积1003.79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1.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4万册、电子图书29981GB。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约1.59万人,教职工中高级职称130余人,博士及硕士50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60%。现任党委书记为扶国,校长为张庆。
历史发展
• 1986年:前身为茂名市建设中等专业学校,开启职业教育办学历史。
• 1999年:升格为广东省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获批国家级重点中专。
• 200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定名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 2015年:南校区(水东湾新城校区)投入使用,拓展办学空间。
• 2017年:成为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茂名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强化建筑领域特色。
• 2022年:入选广东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培育单位,确立区域职教标杆地位。
校区规模
• 主校区:北校区为传统工科教育基地,南校区(水东湾新城)聚焦现代产业与实训,配备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24个,含智能制造中心、石油化工仿真工厂等。
• 设施配套:教学区实现5G全覆盖,图书馆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宿舍分6-8人间,配备空调及独立卫浴;校园获评“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拥有标准化运动场、艺术剧场及网红食堂。
• 实践基地:建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56个,覆盖石化、建筑、智能制造等领域。
专业设置
学院设8个二级学院,形成“工科引领、多链协同”体系,开设44个高职专业:
- 装备制造类:石油化工技术(IEET工程认证专业、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服务石化与建筑千亿级产业。
-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品牌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接数字经济与5G技术研发。
- 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现代物流管理,支撑跨境电商与智慧物流产业。
- 特色新兴类:化妆品技术(填补区域空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覆盖绿色化工与食品加工产业链。
- 社会服务类:社会工作(省级示范专业)、传播与策划,年均输送基层服务人才超3000人。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353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2项、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2项。
• 科研创新: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2项,制定《潮菜原料学》等行业标准20项;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6%,对口就业率93%,60%入职巴斯夫、深圳地铁等企业,本地就业率86.7%。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巴斯夫、东华能源等共建永和建筑学院、仁源学院等8个产业学院,开设订单班118个,年均输送技术人才超1500人。
• 产教融合:牵头成立“茂名大南海绿色石化市域产教联合体”,联合475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56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余项(如镜片自动化组装技术研发),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1200万元。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乡村医生、退役军人等超3万人次,承接非遗活化(如跳花棚传承)与乡村振兴项目120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德国科思创集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参与“一带一路”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为海外中资企业输送技术人才。
• 技术输出:开展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累计培养涉外企业技术骨干591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