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州体职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代码为13708,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校训为“崇德、善搏、求实、勤学”,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竞技体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体育人才培养基地。主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路338号,占地面积约271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2.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93万册、电子图书152万册。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约4000人,教职工中高级职称教师97人、中级职称14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超36%,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现任院长为李国平,党委书记为谭爱英。
历史发展
• 1973年:前身为广州市中心业余体校,开展青少年体育训练。
• 1985年:改制为广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纳入广州市体育局管理。
• 1996年:更名为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广州市体工队并入,形成“校队合一”体制。
•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国首家省会城市全日制体育高职院校,定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2010年:通过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成为全国体育职业院校标杆。
• 2019年:入选“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连续4个周期获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 2024年:牵头成立全国民用航空器维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校区规模
• 主校区:位于天河区,以竞技体育训练与学历教育为主,配备国家级综合体育训练基地、亚洲领先的实训场馆(含29架教学用飞机、5万余件飞机零部件)及省级数字化康复治疗中心。
• 设施配套:教学区实现5G和WiFi全覆盖,宿舍为四人间(上床下桌、空调独立卫浴),建有标准田径场、室内恒温泳池及网红食堂,校园获评“广东省花园式大学”。
专业设置
学院设6个教学机构,形成“竞技体育与职业教育双驱联动”体系,开设11个高职专业:
- 运动训练类:运动训练(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体能训练(服务全运会及职业赛事),培养奥运冠军级运动员。
- 体育服务类:体育运营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对接休闲体育产业),覆盖赛事策划与场馆运营。
- 健康康复类:体育保健与康复(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社区康复(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南方医科大学共建实训基地。
- 公共服务类:市场营销(智慧体育营销方向)、休闲体育(户外运动方向),支撑体育商贸与文旅融合。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500余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全国轻工互联网营销师技能大赛一等奖。
• 科研创新:教师主持省级以上课题367项,制定《无人机辅助勘察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20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3项。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6%,对口就业率95%,10%入职南方航空、华为等头部企业,部分参与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睿荣教育共建足球产业学院,年均输送体育人才超3000人;与白云机场、广汽集团合作开展安检技术与智慧物流订单班。
• 产教融合: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职业教育联盟,联合200余家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解决企业难题50余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行业人才超4万人次,承接全运会赛事保障、非遗活化项目120项,入选“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示范校。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办“体育运营与管理”中外合作项目,与西班牙埃尔切大学共建足球训练体系。
• 标准输出:主持制定金砖国家职业技能标准3项(建筑信息建模、虚拟现实),《体育康复技术》课程获泰国教育部认证。
• 文化辐射:在马来西亚、南非设立“鲁班工坊”推广中华武术与茶艺,留学生项目入选“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