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简称“广外艺”)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代码为12962,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校成立于2001年12月,由1978年创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成立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并入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校训为“学贯中西、德艺双馨”,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文化艺术及商务服务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现有五山、燕岭、海珠、龙洞、天平架和花都六个校区,校园总面积676.45亩,校舍建筑面积42.9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85亿元,图书馆藏书207万册(含纸质与电子资源)。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约2.27万人(含高职生1.94万人、中职生3323人),教职工1111人,其中专任教师956人。现任党委书记为卢羡文,校长为曾用强。
历史发展
• 1978年: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成立,是全国第一所外语师范学校。
• 1983年:广东艺术师范学校成立,是全国第一所艺术师范学校。
• 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开启高职教育新阶段。
• 2012年:入选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 2018年: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 2021年:整合三所中职学校资源,形成“高职+中职”集团化办学格局。
• 2022年:获批广东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
校区规模
学校形成“六校区联动”布局:
• 五山校区(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463号):主校区,占地约200亩,配备外语教学中心、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及现代化图书馆。
• 燕岭校区(天河区燕岭路495号):艺术教育核心区,建有数字音乐工坊、舞台表演实训中心及省级艺术设计实训基地。
• 海珠校区(海珠区新港中路艺苑南路29号):定位创新创业基地,与华为、腾讯共建ICT产业学院。
• 龙洞校区(天河区龙洞东路128号):信息技术与商贸类专业教学区,含跨境电商实训中心。
• 天平架校区(天河区兴华直街338号):学前教育与社区服务实训基地。
• 花都校区(花都区福源水库山前大道19号):占地最大,侧重烹饪工艺、中西面点等专业,建有省级粤菜师傅产业学院。
专业设置
学校设基础教育学院、外语外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开设53个高职专业,形成“教师教育为核心、外语艺术为特色”的专业体系:
- 师范教育类:学前教育(国家级骨干专业)、小学教育(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音乐教育(师范)、美术教育(师范),对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
- 语言文化类:商务英语(国家级骨干专业)、应用西班牙语、旅游英语,服务跨境电商与国际文化交流。
- 艺术设计类:玉器设计与工艺(国家级骨干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依托省级实训基地培养复合型人才。
- 信息技术类: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与华为共建ICT产业学院。
- 商贸服务类: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商贸产业。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8项(含一等奖3项)、省级奖项294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国赛铜奖。
• 科研创新:教师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72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8%,雇主满意度达96%,部分入职华为、周大福等企业,专升本升学率逐年提升。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华为、红海集团等343家企业合作,共建粤菜师傅产业学院、数字商业产业学院等10个产业学院,年输送技术人才超6500人。
• 实训基地: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省级基地34个,校内“商贸人才孵化基地”引入31家企业实体,实现“教学—生产—就业”一体化。
• 社会服务: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培训基层教师、新型职业农民超3万人次,获“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新西兰、马来西亚等20余国高校开展学分互认及“2+2”专本连读项目。
• 技术输出:参与制定《声音规划与设计工程师》国际职业标准,在马来西亚设立“鲁班工坊”,推广潮汕非遗技艺及中医药文化。
• 文化传播:承办“一带一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师生参与央视春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节等演出,推动岭南文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