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简称“惠工程院”或“HGC”,院校代码14609)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由惠州市人民政府举办。校训为“厚德、博学、立业、报国”,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珠江三角洲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主校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大道汤泉段272号,占地面积450亩(约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8万册、电子图书46.8万种。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约1.42万人,教职工429人,其中专任教师36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35%,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8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现任党委书记为钟均宏,校长为彭亮。

历史发展
• 1948年:办学历史溯源至惠阳平潭农校,成为东江流域最早的职业院校之一。
• 2016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惠州农业学校(全国百强农校)与惠州工业科技学校(粤东工科职教第一品牌)合并升格为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 2017年:首年招生,开设电子商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园艺技术等5个专业,填补粤东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空白。
• 2022年:入选广东省域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深化产教融合与技术创新。
• 2024年: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成为广东省唯一同时拥有“一园两站”(大学科技园、博士工作站、科技专家工作站)的高职院校。

校区规模
• 主校区:占地450亩,配备智能制造中心、电子集成实训室、工业机器人生产训练基地等现代化实训中心,建有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
• 设施配套:教学区实现5G和WiFi全覆盖,宿舍配备空调、独立卫浴及中央热水系统;图书馆(格物书院)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含“四史”教育中心及马克思主义阅读专区;校园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花园式大学”。

专业设置
学院设7个二级学院,形成“工科引领、农商并进”体系,开设23个高职专业:

  1. 智能制造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省级品牌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IEET工程认证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对接先进制造业产业链。
  2. 信息技术类:物联网应用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支撑数字经济与智慧交通。
  3. 生态农业类:园艺技术(填补粤东空白)、动物医学(省级重点专业)、宠物医疗技术,服务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
  4. 商贸服务类:电子商务(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服务跨境电商与智慧物流。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3000余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2024年广东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2025年省赛揽获29项奖项(含一等奖5项),2个赛项入围国赛遴选。
• 科研创新:教师获国家发明专利42项,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00余项,制定《潮菜原料学》等行业标准20项,科研经费总额超2800万元。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对口就业率93%,部分入职TCL、比亚迪等企业,2名毕业生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TCL、华为共建8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年均输送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人才超1500人;与广铁集团开设订单班,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
• 产教融合:牵头成立“惠州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教联合体”,联合323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余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1200万元。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行业人才超3万人次,承接广东省农机安全监理考证、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马来西亚玛尼帕尔国际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开展学分互认及专本连读项目,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4国高校。
• 文化辐射:在马来西亚设立“鲁班工坊”推广智能制造技术,留学生项目入选“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典型案例”。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