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揭阳职院”,院校代码12956)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由揭阳市人民政府举办。校训为“诚真、笃教、博学、致用”,定位为“立足揭阳、辐射粤东、面向广东”,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主校区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紫峰山下,占地面积586.826亩,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1.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3.26万册、电子图书51.4万种。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约7867人,教职工458人,其中专任教师284人,副高级职称9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26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36%。现任党委书记为李文升,院长为罗恢远。

历史发展
• 199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挂靠汕头大学招生办学。
• 2002年: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揭阳市首所公办高职院校。
• 2011年:成立师范教育系,强化基础教育师资培养。
• 2020年:获批广东省“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推动职业技能认证与学历教育融合。
• 2022年:入选广东省“创新强校”B类院校,深化产教融合与教学改革。
• 2024年:启动扩建工程(一期),规划新建校舍6.02万平方米,为升格本科职业院校奠定硬件基础。

校区规模
• 主校区:位于揭阳市榕城区紫峰山下,配备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电子商务)、省级重点实训基地7个(含宝玉石鉴定与加工、药学等),建有智能制造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及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 设施配套:图书馆(世平图书馆)建筑面积9487平方米,教学区实现5G全覆盖;宿舍分4-6人间,配备空调及独立卫浴;校园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拥有标准化运动场、艺术剧场及网红食堂。
• 分校区:新宁学院(台山市)聚焦乡村振兴与区域产业合作,与台山市政府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专业设置
学院设8个二级学院(师范教育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等)及电子商务创业学院,形成“师范引领、工商并进”体系,开设35个高职专业:

  1. 师范教育类:学前教育(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小学教育(语文/数学/英语方向)、美术教育,年均输送基础教育师资超3000人。
  2. 电子信息类:物联网应用技术(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对接数字经济与5G技术研发。
  3. 智能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服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
  4. 医药化工类:药学(省级品牌专业)、分析检验技术、化妆品技术,覆盖制药与绿色化工产业。
  5. 特色专业: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省级重点专业,填补区域空白)、电子商务(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14项、省级奖项185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广东省“挑战杯”特等奖。
• 科研创新:教师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8项,制定《潮菜原料学》等行业标准20项,获国家专利42项;药学专业群入选国家“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对口就业率93%,60%入职揭阳本地企业(如海兴控股、大参林药业),部分学生通过“三二分段专升本”项目升学。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海尔集团、碧隆集团共建数字创意产业学院,开设“海尔智能制造订单班”“电商直播专才班”,年均输送技术人才超1500人。
• 产教融合:牵头成立“揭阳大南海绿色石化市域产教联合体”,联合55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59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余项(如镜片自动化组装技术研发)。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乡村医生、退役军人等超3000人次,承接非遗活化(古琴艺术)、揭阳炒茶品牌推广等乡村振兴项目120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马来西亚玛尼帕尔国际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开展学分互认及专本连读项目,覆盖电子商务、护理等专业。
• 文化输出:在马来西亚设立“鲁班工坊”推广潮州工夫茶文化,留学生项目入选“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典型案例”。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