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简称“南方职院”)成立于2009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代码为14265。前身为“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2012年更名为现名。校训为“励耘明德、止于至善”,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综合性高职院校,以工科为主,涵盖工、经、管、文、医、艺术传媒、大交通等多学科领域。学校现设校本部(江门市江海区五邑路683号)和南校区(新会区睦洲镇励耘路2号),总占地面积1484亩,校舍建筑面积58.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45亿元,全日制在校生约1.9万人,教职工1402人,其中专任教师1252人。现任党委书记为张紫露,院长为徐刚。

历史发展
• 2009年:前身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成立,初期以旅游类专业为主。
• 2012年:更名为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开启综合性高职教育新阶段。
• 2017年:通过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办学质量获官方认可。
• 2020年:获“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奖,并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成为江门市首个省级大学科技园。
• 2024年:形成“一校两区”格局,南校区正式启用,产教融合深化,在校生规模突破1.9万人。

校区规模
学校分设校本部与南校区:
• 校本部:位于江门市江海区,占地约782亩,配备工业4.0智能制造实训室、VBSE虚拟商业环境实训中心等50余个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173.58万册。
• 南校区:位于新会区睦洲镇,占地702.48亩,建有模拟航空港、智能物流分拣中心等现代化设施,宿舍配备独立空调、空气能热水及直饮水系统。

专业设置
学校设11个二级学院,开设50个高职专业,形成六大专业群:

  1. 智能制造类:工业机器人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接“中国铜箔之都”产业需求。
  2. 信息技术类:软件技术(省二类品牌专业)、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华为共建ICT产业学院。
  3. 财经商贸类:大数据与会计(省二类品牌专业)、电子商务(省级重点专业),服务湾区现代服务业。
  4. 医药健康类: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配备ICU护理实训室及中药炒制实训室。
  5. 交通运输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建有模拟航空港实训基地。
  6. 教育艺术类:学前教育、艺术设计,依托省级公共实训中心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学生累计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18项、省级奖项294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国赛银奖。
• 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超98%,部分入职华为、温氏集团等企业,专升本升学率逐年提升。
• 科研创新: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40项,获批发明专利50项(含发明专利13项),出版《养鸡实用技术》等技术丛书。

校企合作
学校与100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构建“产教全要素融合”模式:
• 产业学院:与华为共建ICT学院、与温氏集团共建智慧养殖共同体,累计培养技术人才6500余人。
• 校中厂模式:控股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智工机床装备有限公司,年产值超5000万元,实现“教学-生产-研发”一体化。
• 实训基地: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5个、省级基地34个,校外实践基地243个,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德国、马来西亚高校开展康养护理、智能制造领域学分互认项目,参与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
• 文化输出:在马来西亚设立“鲁班工坊”,推广荔枝栽培技术及客家菜技艺标准;承办“一带一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