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交院”)成立于1959年,由原广东交通学校和广东省航运学校合并组建,是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定位为服务交通行业和区域经济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校训为“求是、笃实、创新、立业”。现有天河校区(广州市天河区)、花都校区、清远校区等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约2.8万人,教职工80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0.5%,“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85.5%。现任党委书记为罗毅,校长为罗毅(兼任)。

历史发展
• 1959年:广东交通学校成立,初期以公路技术培训为主。
• 1960年:广东省航运学校成立,专注航运技术教育。
• 1999年:两校合并升格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启高职教育新阶段。
• 2008年: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划归省教育厅管理。
• 2013年: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获评“优秀”等级。
• 2016年: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 2019年:获评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 2022年:获批“广东省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同年合并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等两校。

校区规模
学校分设天河、花都、清远、西校区(原华侨职校),总占地面积1300余亩,建筑面积未明确披露。
• 天河校区:主校区,承担汽车、轨道交通等核心专业教学,配备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1个,图书馆藏书230万册,教学设备总值超5亿元。
• 清远校区:2022年启用,重点发展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专业,建有现代综合交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 花都校区:以航海技术、船舶电气工程等为特色,拥有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个。

专业设置
学校设10个二级学院,开设56个高职专业,覆盖交通全产业链:

  1. 交通工程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国家骨干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国家“双高”专业群)、航海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2. 智能制造类: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信部产教融合试点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省级重点)。
  3. 信息技术类:软件技术(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物联网应用技术(与华为共建ICT学院)。
  4. 现代服务类:物流管理(省级品牌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校企共建订单班)。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学生累计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100余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2024年)。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9%,专业对口率86%,部分入职广汽集团、深圳地铁等龙头企业,起薪6000-8000元/月。
• 教师成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一等奖18项,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发明专利112项。

校企合作
学校与160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构建“六共建”产教融合模式:
• 产业学院:与华为共建ICT学院、与小鹏汽车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累计培养技术人才3000余人。
• 订单培养:开设“小鹏汽车班”“广汽埃安班”等40余个定向班,联合开发课程71门,年服务企业技术研发超100项。
• 实训基地:拥有582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基地5个,设备投入累计超6220万元。

国际影响
• 国际合作:与马来西亚SLC汽车工艺学院共建东南亚汽车职教联盟,输出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15项;与德国、澳大利亚高校开展学分互认项目。
• 海外布局:在泰国、坦桑尼亚设立“鲁班工坊”,培训海外学员超500人次,参与“一带一路”交通基建人才培养。
• 文化输出:承办“禅武功夫营”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广中国非遗文化,累计培训60国学员超1万人次。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