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 湛江

公办 本科 师范类
院校代码: 10579
招生电话: 0759-3183211
所在地址: 寸金校区: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路29号

岭南师范学院(简称“岭师”,院校代码10579)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校训为“崇德、博雅、弘志、信勇”,定位为“立足粤西、服务广东、辐射全国”,聚焦师范教育主责主业,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人才。主校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路29号,校园占地面积2580亩,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52.3万册、电子图书105.45万种。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约2.6万人,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580余名,博士近60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770余名。现任党委书记为兰艳泽,校长为阳爱民。

历史发展
• 1636年:前身为雷阳书院,奠定岭南文化教育根基。
• 1904年:雷阳中学堂开设师范科,开启现代师范教育。
• 1935年:更名为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成为粤西师范教育标杆。
• 1978年:升格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 1991年: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
• 2000年:全国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
• 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强化区域教育辐射力。
• 2018年: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
• 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广东省唯一同时拥有“一园两站”(大学科技园、博士工作站、科技专家工作站)的师范院校。

校区规模
• 主校区:寸金校区(赤坎区)为文科与师范教育基地;湖光校区(麻章区)为新建校区,占地1560亩,定位“新工科”与职业教育,规划容纳1.8万人;椹川校区(赤坎区)聚焦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
• 设施配套: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教学区实现5G和WiFi全覆盖,图书馆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校园环境获评“广东省文明校园”“广东省花园式大学”,拥有标准化运动场、游泳池及艺术剧场。

专业设置
学院设32个二级学院,学科涵盖10大门类,开设76个本科专业:

  1. 师范教育类: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小学教育(国家级一流专业)、学前教育(省级重点),年均输送基础教育师资超3000人。
  2. 理工类: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IEET工程认证)、物理学(省级品牌专业),支撑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
  3. 人文社科类:法学(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历史学(省级一流专业),深耕客家文化与区域社会治理。
  4. 艺术类:音乐学、美术学(师范类),培养艺术教育与创意设计人才。
  5. 特色专业:烹饪与营养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潜水科学与技术(亚洲潜水学院),填补行业人才空白。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2100余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 科研创新: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制定《潮菜原料学》等行业标准20项,科研经费总额超2800万元。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0%,60%入职广东省内二甲以上医院、中小学及知名企业,师范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8%。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华为共建“数字基座”智慧校园,联合中石化、海尔集团开设订单班,年均输送技术人才超1500人。
• 产教融合:牵头成立“全国海岛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联盟”,联合260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余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1200万元。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乡村医生、退役军人超3万人次,承接非遗活化与乡村振兴项目120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开展武术与体育康复特色教学;与爱尔兰大西洋理工大学合办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专业。
• 文化辐射:在马来西亚设立“鲁班工坊”推广潮州工夫茶文化,留学生项目入选“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典型案例”,累计培养国际学生近1000名。
• 学术交流: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实施学分互认及“3+1”专本连读项目,覆盖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一、校区环境

  1. 校区布局与特色
    • 岭南师范学院共有三个校区:寸金校区(主校区)湖光校区椹川校区,总占地面积2580亩,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
    • 寸金校区位于湛江市赤坎区,地处市中心,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古榕广场、百年师范纪念馆等历史地标,红墙青瓦的建筑风格融合现代与古典元素。
    • 湖光校区毗邻国家4A级景区湖光岩,以自然风光为特色,校园内绿树成荫,配备现代化教学楼、实验剧场及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2024年已启用部分区域。
    • 特色景观:寸金校区的钟楼、日晷、《问道》石雕等文化符号,湖光校区的“校友林”与“校地共建林”形成生态育人环境。

二、周边交通

  1. 1.公共交通
    • 寸金校区邻近公交站“岭南师院站”,5路、201路、K1路等10余条线路直达,覆盖湛江火车站、赤坎步行街等区域;湖光校区邻近湛江西站(高铁站),打车约30分钟可达。
    • 共享出行:校门口密集覆盖共享单车、电动车,扫码即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2. 2.自驾/高铁
    • 经沈海高速(G15)或玉湛高速直达校区,校内设停车场;高铁站(湛江西站、湛江北站)距离校区约20-30分钟车程,快速连接珠三角及省外城市。

三、周边设施

  1. 1.医疗
    • 邻近金湾区人民医院(三甲),校内设医务室提供基础诊疗服务。
  2. 2.商业
    • 寸金校区南门美食街汇聚烧烤、甜品等小摊,校门口有赤坎步行街、麻章步行街,内含古茗、瑞幸等连锁品牌;湖光校区周边有万达广场、鼎盛广场等大型商圈。
  3. 3.休闲
    • 自然景点:湖光岩风景区(玛珥湖)、金沙湾海滨浴场(骑行20分钟可达)适合观海休闲;文化景点:赤坎老街(《隐秘的角落》取景地)融合历史与市井气息。

四、食宿情况

  1. 1.宿舍条件
    • 房型:寸金校区以6人间为主(分上床下桌和上下铺),湖光校区为4人间智能化电梯公寓,配备空调、独立卫浴、WiFi全覆盖;住宿费900-1550元/学年,热水供应时段为16:30-22:30。
    • 管理:门禁时间周日至周四23:00,周五/六23:30;公共区域设洗衣机、直饮水机,部分宿舍楼配备“暖心厨房”和自习室。
  2. 2.食堂餐饮
    • 寸金校区设鹏园、泽园、鸿园等五大食堂,提供粤式烧腊、麻辣烫、自选称重餐,夜宵至22:00;湖光校区鲲园食堂含20余窗口,人均消费8-15元。

五、文体设施

  1. 1.运动场所
    • 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灯光篮球场、恒温泳池(寸金校区)、网球场(与国家网球训练基地合作);体育馆承办校级联赛,2025年湖光校区新增在建游泳馆。
  2. 2.图书馆
    • 寸金校区田家炳图书馆藏书超340万册(含电子资源),设24小时自习区;湖光校区图书馆以现代化设计为主,配备智能管理系统。
  3. 3.特色场馆
    • 实验剧场:承办迎新晚会、音乐节;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支持直播实训;非遗文化展厅展示醒狮、汉剧等技艺。

六、社团建设

  1. 1.组织架构
    • 全校共70余个社团,分学术科技(无人机协会、计算机协会)、文化艺术(玄机汉服社、飞扬舞蹈团)、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等7大类,由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
  2. 2.特色社团
    • 雅文话剧社:年均参演原创红色话剧《大义长争》,获省级美育优秀案例一等奖。
    • 国旗护卫队:组织升旗仪式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获省级“优秀学生社团”提名。

七、校园活动

  1. 1.常规活动
    • 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含荧光夜跑、篮球联赛),年均参与超5000人次。
  2. 2.特色项目
    • 非遗文化进校园:与广东汉剧研究院合作展演醒狮、水族舞,年均举办20场活动。
    • 创新创业大赛:联合华为、京东孵化“随行5G通信终端”项目,2024年团队获省级创新银奖。
    • 新光音乐会:草坪音乐节与社团招新联动,吸引学生参与才艺展示。

八、校园服务

  1. 1.生活服务
    • 智慧校园:集成“校园一卡通”系统,支持门禁、消费支付;宿舍区设无人车“小蛮驴”配送快递,食堂开通线上点餐小程序。
    • AI服务矩阵:接入DeepSeek大模型,提供学术辅助、文档分析、AI音乐创作等工具,提升办公与学习效率。
  2. 2.学业与就业
    • 升学支持:与韩国庆南大学开展“3+1”专本连读项目,升学率居省内前列;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专升本。
    • 就业服务:与TCL、亿纬锂能等323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超99%,部分专业实现“入学即入职”。
  3. 3.综合服务
    • 心理咨询: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线上预约覆盖学业压力、职业规划等需求;2025年举办“心艺交融”心理手工创作大赛。
    • 退役军人服务站:粤东首个高校服务站,提供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服务。

升本支持

  1. 普通专升本考试与专项项目
    岭南师范学院提供统招专升本(专插本)、自考专升本及成人高考专升本等多种升学途径。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成人高等本科教育,开设汉语言文学、化学、教育学等专业,符合条件的“专升本”学生可获学士学位。针对退役大学生士兵,学校实施免文化课考试政策,通过综合考查择优录取,2025年已有学生通过该计划考入公办本科院校。自考专升本课程与专科课程部分互认,学生最快可同步获得本科文凭,部分专业免除高数、英语等统考科目。
  2. 国际升学与合作
    学校推出“世界名校硕士直升项目”,从本科大一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提供雅思课程、升学规划及留学申请服务,目标为世界百强名校硕士录取。项目已帮助60名学生获得境外顶尖学府录取,成功率达100%。此外,学校与英国、澳大利亚等高校合作探索“专升硕”通道,但当前公开数据以国内升学为主。

就业支持

  1. 校企合作与实训资源
    学校与华为、腾讯、京东等500余家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覆盖教育、制造业、信息技术等领域。推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如与乐健科技、珠海冠宇电池等企业联合培养技术人才。校内设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实训设施,如模拟病房、药学实验室等。
  2. 精准就业服务
    年均举办大型招聘会140余场,2025届提供岗位近万个,初次就业落实率达97%。学校设置就业指导服务区,提供简历诊断、面试技巧培训及基层就业政策咨询(如广东西部计划、征兵入伍等)。实施“一生一策”帮扶政策,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3. 职业资格与基层就业引导
    毕业生“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获取率较高,如化学专业可考取教师资格证,护理专业考取护士资格证。学校注重服务基层教育,超40%师范生流向粤西地区中小学,非师范生则更多进入珠三角企业。

升本去向

  1. 国内升学
    普通专升本学生主要升入广东省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如华南师范大学(54人)、广州大学(27人)、广东医科大学等,热门专业包括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化学等。2024届790人考取研究生,其中215人进入“双一流”院校或中科院系统,深造率创历史新高。
  2. 国际升学
    2024届118名毕业生选择出国(境)深造,主要流向中国香港(26%)和白俄罗斯(21%)。学校“硕士直升项目”目标为世界百强院校,但具体录取数据尚未公开。

就业去向

  1. 1.就业区域
    96.44%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其中珠三角地区占比53.96%(广州18.06%、深圳12.35%),粤西地区34.18%(湛江13.12%),粤东和粤北地区合计7.66%。
  2. 2.行业分布
    • 教育行业:占比40.84%,师范生主要进入中小学、幼儿园及教育管理机构,如汉语言文学、化学等专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工作。
    • 企业单位:占比51.81%,毕业生就职于华为、腾讯、顺丰等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岗位。
    • 公共服务与医疗:0.42%进入医疗卫生单位,1.6%进入党政机关,部分非师范生从事健康管理、社会工作等。

毕业生薪资水平

  1. 应届生起薪
    2024届毕业生平均月薪4272元,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类岗位(如幼儿园教师)起薪3500-5000元,三甲医院护理岗4500-6000元,头部企业技术岗可达8000元以上。
  2. 行业对比
    先进制造业薪资较传统服务业高15%-20%,如工业机器人岗位月薪6200元;教育行业薪资浮动较大,三甲医院护士月薪可达8000元,民营机构则低15%-20%。
  3. 长期增长
    硕士学历教师非编岗位月薪4000-5000元,有编制岗位年薪约15万元;博士年薪18-20万元,享受安家费10万元、购房补贴15万元及副高待遇。普通毕业生工作5年后平均月薪约7400元,10年后可达8700元,制造业领域增速显著。
暂无招生动态

报 名 表

升学咨询师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升学咨询师

专业老师一对一咨询,为您答疑解惑

同分数段院校

更多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理工学院
25年院校录取最低分:
广州华立学院
广州华立学院
25年院校录取最低分: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5年院校录取最低分:
嘉应学院
嘉应学院
25年院校录取最低分:
岭南师范学院
岭南师范学院
25年院校录取最低分: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小助手

微信扫一扫联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