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珠海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简称“珠海城职院”,院校代码: 13713)创办于2004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珠海市人民政府。学校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约500亩),建筑面积约30.6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9300余人。
学科专业方面,学校构建了以服务区域产业需求为核心的专业体系,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新能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32个高职招生专业,形成“3高峰3特色”的专业布局。在平台建设方面,学校建有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并拥有3个珠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珠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师资方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22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70人(含博士103人),高级职称人员144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
一、校区环境
- 校区分布与特色:
• 主校区位于珠海市金湾区德城路680号,总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分东、西两个校区。西校区以生活区和教学区为主,包含宿舍、食堂及大部分教学楼;东校区设有香山楼(图书馆)、体育馆及新工科大楼。
• 自然景观:校内静心湖、樱花大道为标志性景观,四于书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基地,融合现代设施与人文氛围。
• 建筑风格:校园建筑以现代设计为主,图书馆藏书77万册,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支持直播实训。
二、周边交通
- 1.公共交通:
• 主校区邻近公交站点“艺术学院站”和“省科干院站”,公交K7、K8、204、206、605等线路直达,覆盖珠海东站、机场及市区。
• 开学服务:提供高铁站、机场至校区的免费接驳车。 - 2.自驾路线:经沈海高速(G15)至珠海出口,校内及周边设停车场。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邻近珠海市人民医院(三甲),校内设医务室提供基础诊疗。
- 2.商业:
• 步行10分钟可达万达广场、汇丰广场等商圈,校门口“多乐街”聚集奶茶店、小吃摊,校内吉玛超市满足日常购物。 - 3.休闲:
• 自然景点:邻近金湾区西湖城区,静心湖及校内樱花大道为休闲打卡地; - • 文化地标:珠海博物馆、龙母祖庙公交直达。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房型:宿舍分4-6人间,均配备空调、独立卫浴及直饮水系统,住宿费1200元/学年。新建宿舍楼(如8栋)为“高配版”上床下桌。
• 管理:门禁时间周日至周四23:00,周五/六23:30;热水供应至22:30,支持线上水电充值。 - 2.食堂餐饮:
• 设第一、第二食堂,引入蜜雪冰城、塔斯汀等品牌,提供粤式烧腊、麻辣烫等,人均消费8-15元;校外创意园步行可达,餐饮选择多样。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
• 含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恒温泳池及体育馆(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体育馆后方设网球场、排球场。 - 2.图书馆:香山楼藏书77万册,设24小时自习区、静音仓及人脸识别系统。
- 3.特色场馆:非遗文化展厅展示醒狮、漆画技艺;实验剧场承办迎新晚会及音乐会。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全校共36个社团,分学术科技(电子协会、计算机协会)、文化艺术(406乐团)、公益实践(社工协会)等类型,由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
- 2.特色社团:
• 醒狮协会:年均参与非遗展演20余场; - • 创新创业社团:与华为、京东合作孵化项目,获省级创新奖项。
• 国旗护卫队:组织升旗仪式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迎新晚会(含舞狮、民乐表演)、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荧光夜跑、篮球联赛),年均参与超5000人次。
- 2.特色项目:
• 文体艺术节:包含舞蹈大赛、辩论赛及“高雅艺术进校园”交响音乐会。
• 志愿服务:组织珠海国际航展志愿者活动,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
• 劳动教育周:开展绿植领养、校园清洁等劳动育人活动。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智慧校园:集成“校园一卡通”系统,支持门禁、消费支付;宿舍区设无人车“小蛮驴”配送快递。
• 便民服务:每月提供修鞋、剪发等免费服务,2024年覆盖超1000人次。 - 2.综合服务:
- • 心理咨询: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与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开通心理危机绿色通道;
- • 退役军人服务站:提供就业指导与心理疏导。
国内升学与专项项目: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普通专升本(专插本)、自考专升本等多种升学途径。•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需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即:在校学生专科毕业时,参加广东省普通专升本统考,考入本科院校就读2年,毕业后获得该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文凭。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备考专升本(专插本),学校在校内开设考前辅导班,覆盖政治、英语、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等科目。
• 自考(相沟通)专升本是学校与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财经大学 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的“自考专升本”项目,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委考”形式。在校专科考生的专业课成绩,可部分认定为自考本科成绩,学生最快可在专科毕业时同步申请本科文凭。同时,部分“自考专升本专业”可免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数学”、“公共英语”等基础统考科目。
国际升学与合作:
从2022年开始,学校与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合作,采取“2+2”模式,即前两年在我校就读,由中法教师联合培养,完成所有科目的学分且语言成绩达到要求即可赴法国克莱蒙商学院对应专业就读后两年,完成学业可获得我校大专文凭和经中国教育部认可的法国克莱蒙商学院本科学位证书。此外,学校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等国际高校探索升学通道,并与德国国际经济与管理学院合办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引入“双元制”教育模式,毕业生可选择赴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留学深造。如需详细了解,可咨询学校的对外联络部门、继续教育学院。
-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与近200家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其中与金湾区5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例如:格力电器、珠海港控股集团、华发集团、长隆集团、微软、三一重工、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等。同时,学校共建有7个产业学院(其中5个为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例如“格力明珠产业学院”、“珠海港现代港航产业学院”等。 - 特色订单班:
- 学校长期面向重点产业链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就业”,由二级学院与企业共定标准、共建课程、共施培养。例如:格力精密模具订单班(机电工程学院—珠海格力模具精密有限公司)依托“格力明珠产业学院”,校企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按“企业岗位标准—校内双元教学—企业上岗培训—双向选择定岗”的路径运行。即:先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企业实践(“2+3”教学运行:2天在企业、3天在学校),随后择优组建“格力精密模具订单班”,再进行约2个月的上岗培训与一对一考核,合格者按岗位定向入职。该模式同时配套“工匠技术培训中心”、“企业导师与校内双导师”等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 精准就业服务:
• 健全的就业工作机制: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由学校领导牵头,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要求各二级学院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精准发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 政校企协同与精准对接:学校积极推动“政校企协同”,持续推动人才培养供需对接适配例如,与东电化电子(珠海)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人才培养,近三年开展顶岗实习、跟岗实习500多人,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 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学校结合学院情况和专业特色,统筹谋划布局,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分阶段、有侧重地开展就业指导,做好全过程教育引导。
- 就业区域:
97%以上毕业生选择广东省内就业,其中44%在珠海本地,21%在广州,17%在深圳,主要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级产业园区。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