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江门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简称“南职”,院校代码:14265)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学校肇始于1999年创办的江门艺华高级中学,200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更名为现名,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等产业的综合性高水平高职学院。
主校区位于江门市江海区五邑路683号,南校区位于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励耘路2号,校园总占地1,553.78亩,已建成校舍67.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73.58万册、电子图书30万种。截至2024年9月,全日制在校生约1.9万人,教职工1,402人,其中专任教师1,25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35%,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23%,“双师型”教师占比80%以上。
历史发展
• 1999年:江门艺华高级中学创办。
• 200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广东江门艺华旅游职业学院”。
• 2012年:更名为“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开启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新阶段。
• 2017年:通过广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 2020年:获“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奖。
• 2023年:南校区正式启用,形成“一校两区”格局,入选省级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
校区规模
• 校本部:江门市江海区五邑路683号,毗邻珠三角城际江门站,30分钟直达广州南站。
• 南校区: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励耘路2号,占地约782亩,重点布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实训集群。
• 教学设施: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50余个校内实训基地;智能制造中心、VBSE虚拟商业环境、5G+物联网等实训室200余间。
• 生活配套:学生公寓6–8人间,空调、热水、独立卫浴、电梯全覆盖;校园5G与WiFi全覆盖,图书馆、体育馆、标准运动场、演艺中心等生活设施齐全。
专业设置
学校设13个二级学院,2024年招生专业54个,形成“以工为主、医管艺文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高水平专业群6个: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与会计、软件技术、中药学、集成电路技术。
省级品牌专业2个:大数据与会计、软件技术。
国控专业1个:中药学。
专业大类覆盖:
智能制造类: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技术、集成电路技术。
信息技术类: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
医药健康类:护理、中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
商贸管理类: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
土木交通类: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
艺术设计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3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25项;2024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8项。
• 职业资格:1+X证书考核通过率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前10%;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超90%。
• 科研创新:教师主持省级以上课题12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80余件,制定省级及以上标准5项。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华为、比亚迪、美的、大参林等共建“华为ICT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医药健康产业学院”等6个省级产业学院。
• 订单培养:开设现代学徒制订单班64个,覆盖90%以上专业,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 社会服务:年均开展企业员工、退役军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4万人次以上,获“全国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贡献奖”。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英国纽曼大学等20余所高校开展“3+1”“2+2”专升本及学分互认项目,累计培养学生1500余人。
• 标准输出:牵头制定《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国际职业标准》《中药炮制技术国际职业标准》等3项国际职业标准,已在越南、老挝、柬埔寨院校推广使用。
• 文化辐射:在马来西亚、泰国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体验中心”,年均培训境外师生2000余人次,推动岭南中医药与智能制造文化“走出去”。
一、校区环境
- 1.校区分布:
• 校本部:位于江门市江海区五邑路683号,占地面积约500亩,毗邻白水带风景区,校园内设图书馆(藏书173.58万册)、实训楼、标准运动场及人工湖等设施,绿化覆盖率高,融合自然与现代化建筑风格。
• 南校区:位于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励耘路2号,占地约1000亩,以“书院制”为特色,配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数智产业学院及高水平实训综合大楼,校园内建有勤学湖、创业广场等景观,设施按本科院校标准建设。 - 2.环境亮点:
• 校本部以“绿色校园”著称,拥有白水带风景区自然氧吧;南校区引入波音737民航客机及直升机作为实训教具,打造航空特色教学场景。
二、周边交通
- 1.公交:校本部邻近多路公交线路(1路、6路、12路等),直达江门万达广场、轻轨站;南校区设定制接驳车往返市区及高铁站。
- 2.高铁/城轨:校本部距江门站约10分钟车程,南校区毗邻广珠城轨睦洲站,广佛肇城际轻轨覆盖,1小时可达广州、深圳。
- 3.共享出行:校门口设共享电动车,短途出行便捷。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校本部邻近金湾区人民医院,校内设医务室;南校区靠近睦洲镇卫生院。
- 2.商业:校本部周边有万达广场、汇悦城等商圈;南校区邻近园区商业街,配备超市、快餐店。
- 3.休闲:校本部靠近白水带风景区、龙溪湖公园;南校区邻近同心湖、创业广场等景观。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校本部:4-6人间为主,上床下桌,配备空调、独立卫浴、洗衣机,电费0.68元/度,每月免费热水48度,公共区域设直饮水机。
• 南校区:宿舍为4-6人间,配备智能门禁系统,部分宿舍配备吧台式桌椅,住宿费1600-3200元/年。 - 2.食堂餐饮:
• 校本部设省级安全示范食堂,引入麦当劳、瑞幸咖啡等品牌;南校区第二食堂为网红级餐厅,提供韩式锅仔饭、麻辣香锅等特色菜品,人均消费10-15元。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校本部设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灯光篮球场;南校区在建体育馆(含游泳馆),配备动感单车房及健身房。
- 2.图书馆:校本部图书馆藏书173.58万册,电子资源83.66万种;南校区图书馆配备24小时自习区及电子阅览室。
- 3.活动场地:大礼堂承办迎新晚会,勤学湖广场举办音乐节,创业广场用于社团展演。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全校共40余个社团,分学术科技(无人机协会、机器人协会)、文化艺术(浮生阁汉服社、英歌舞社)、体育竞技(龙狮社、电竞社)、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大类。
- 2.特色社团:
• 龙狮社:传承非遗文化,多次获广东省舞龙舞狮锦标赛前三名; - • 英歌舞社:登上央视新闻,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已举办至第二十届)、运动会(含荧光夜跑)。
- 2.特色项目:
• 科技节:联合华为、广汽集团展示智能设备,举办工业机器人操作大赛;绿美3.志愿服务:年均组织2000人次参与植树造林、古树养护。
• 雷锋月主题活动:开展“三行诗创作大赛”“正能量朋友圈接力”等,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快递:校本部设菜鸟驿站,支持无人车“小蛮驴”配送;南校区设智能快递柜,支持圆通、京东等主流快递。
• 报修系统:通过“完美校园”APP在线提交,24小时内响应维修。 - 2.学业与就业:
• 升学支持: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专升本项目,开设“专插本创新精英班”,提供三年备考辅导。
• 就业服务:与华为、广汽集团等854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8%,2024届平均月薪6254元。 - 3.综合服务:
• 校园卡:集成门禁、消费、图书借阅功能,支持小程序充值及挂失;国际交流:与澳大利亚院校合作交换生项目,开展跨境电商培训。
升本支持
- 多元化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学校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理工学院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学生通过转段考核后可进入本科院校学习,2023年首次招生即设软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两个热门专业,计划数150人。此外,学校还与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合作“自学考试相沟通专升本”,提供灵活升学通道。
• 自考本科:学生可通过“自考沟通班”同步修读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合作院校的本科课程,学分互认,最快专科毕业时可申请本科文凭。
• 国际合作项目:与韩国江原大学等高校合作专本硕连读项目,学生可申请海外学位,但具体升学人数未公开。
• 政策支持: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统筹升学事务,提供真题库、模拟考试及技能竞赛获奖者加分政策,部分专业可免修专科公选课学分。
就业支持
- 1.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与华为、温氏集团、达内教育等10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中心等实践基地,覆盖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领域,实习留用率超65%。校内设立3家高新科技“校中厂”(如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学生可直接参与企业真实项目。
• 开展“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培养,如与广汽产业园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定向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 2.精准就业服务:
• 年均举办多场大型招聘会,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0%,专业对口率76.59%,困难毕业生就业率100%。2024年校领导“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走访企业118家,开发岗位728个。
•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一人一档”跟踪服务,覆盖珠三角及粤西地区。 - 3.创业扶持:
• 校内设省级创新创业基地和众创空间,提供最高30万元贴息贷款,近三年孵化项目40余个,校友企业年营收最高达500万元。
升本去向
- 1.国内本科院校:
• 普通专升本学生主要升入广东省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软件技术)、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广州理工学院(大数据与会计)等,工科及现代服务业专业占比超60%。
• 自考本科合作院校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涵盖工程管理、药学等。 - 2.国际升学:
• 与韩国江原大学合作专本硕连读项目,毕业生可赴海外攻读护理、酒店管理等学位,但具体升学人数未公开。
就业去向
- 1.就业区域:
• 94.25%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珠三角地区占比84.24%,主要集中在广州(40%)、深圳(19%)、东莞(7%)。 - 2.行业分布:
•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11%):毕业生进入华为、达内教育等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等岗位,软件技术专业就业率超97%。
• 先进制造与现代农业(9%):典型雇主包括温氏集团、天禾农资,从事智慧养殖、工业机器人运维等工作。
• 现代服务业(4%):涵盖健康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雇主如顺丰速运、万豪酒店。 - 3.重点雇主:华为、温氏集团、美的集团、广汽集团、深圳爱馨教育机构等。
毕业生薪资水平
- 1.应届生起薪:
• 工科类专业(如软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平均月薪4700元,紧缺岗位(如智能交通工程师)起薪超7000元。
• 管理教育类专业(如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平均月薪3800-4500元,优质幼儿园岗位起薪可达5000元。 - 2.中长期薪资增长:
• 毕业2年平均月薪5800元(低于全国水平500元),毕业5年达7700元(低于全国200元),技术岗与管理岗年薪可达8万-12万元。
• 创业群体中约5%年收入超50万元,典型案例为校友创办的农业科技公司,年营收破500万元。 - 3.行业对比:
• 智能制造行业起薪较传统服务业高15%-20%,医药销售岗位因提成机制薪资较护理岗高15%-20%;晋升至管理岗后薪资涨幅可达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