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简称“珠海城职院”,院校代码13713)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校训为“明德、敬业、乐学、善技”,定位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珠海“4+4+X”现代产业体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主校区位于珠海市金湾区西湖城区金二路,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约500亩),建筑面积30.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96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9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高职在校生约8000人,珠海开放大学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超1万人,教职工509人,其中专任教师404人,高级职称教师139人,博士81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60%。现任党委书记为钟以俊,校长为陈斗雪。
历史发展
• 1970年:前身珠海师范学校成立,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 1983年:升格为珠海教育学院,承担专科层次教育。
• 2004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珠海教育学院、珠海市工业技工学校、珠海市财贸学校、珠海广播电视大学,组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2010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 2020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 2022年:获批广东省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 2024年:入选首批电子信息产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并成立人民武装部。
校区规模
• 主校区:金湾区西湖城校区为核心教学区,配备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包括智能制造、旅游管理等方向。
• 分校区:依托珠海开放大学设立继续教育学院,覆盖城乡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建成社区教育基地60余个。
• 设施配套:教学区实现5G全覆盖,宿舍以4-6人间为主,配备空调及独立卫浴;校园获评“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拥有标准化运动场、智慧图书馆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专业设置
学院设人工智能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31个高职专业,形成“3高峰3特色”体系:
- 智能制造类:数控技术(国家级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省级示范专业),服务高端装备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 信息技术类:大数据技术(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支撑数字经济与工业互联网。
- 现代服务类:旅游管理(全国排名第7)、跨境电子商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年均输送商贸人才超1500人。
- 工程技术类:船舶动力工程技术(服务珠海港口经济)、光伏工程技术(对接新能源产业)。
- 社会服务类:社会工作、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年均培养基层服务人才超800人。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56项,2024年旅游管理专业全国排名第7(“金平果”榜单)。
• 科研创新: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课题38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制定行业标准24项;工程科学学科2023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8%,60%入职格力电器、珠海港等龙头企业,本地就业率达86%。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格力电器共建“格力明珠产业学院”(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贡献奖),与金湾区政府共建“金湾智造产业学院”,年均开设订单班36个,输送技术人才超1500人。
• 产教融合:牵头成立“珠海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教联合体”,联合560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56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1.77亿元。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退役军人、乡村医生超3万人次;承接澳门籍成人学历教育项目,在读澳门生超1000人;社区教育网络覆盖珠海60余个教学点。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实施“中法2+2学分互认本科培养项目”,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共建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
• 技术输出:参与“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在卢旺达、墨西哥设立“鲁班工坊”推广制冷技术标准;自主研发的“智能仓储系统”应用于特斯拉海外工厂。
• 学术交流:年均选派100余名师生赴英国、泰国等地高校交流;留学生项目入选“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典型案例”,获评“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