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理职业学院(简称“广东文理”)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代码为14126,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院前身为2006年成立的湛江现代科技职业学院,2012年更名为现校名,是湛江市唯一一所民办高职院校。校训为“文通理达,格物致知”,定位为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廉江校区(湛江市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和在建坡头校区(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总占地面积1590亩,校舍建筑面积45.2万平方米(廉江校区)。截至2025年,全日制在校生约2.2万人,教职工1083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59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61人,“双师型”教师占比34%。现任党委书记为陈健,校长为刘明贵。
历史发展
• 2006年:前身湛江现代科技职业学院成立,开启职业教育历程。
• 2012年:更名为广东文理职业学院,确立综合性高职办学定位。
• 2017年:通过广东省教育厅升本评估,但因政策调整暂未获批。
• 2019年:启动“奥克体育中心”建设,完善产教融合设施。
• 2021年: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并纳入《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重点支持高校。
• 2024年:成立“湛江鸡产业学院”“廉江红橙产业学院”,深化地方特色产业融合。
• 2025年:坡头校区建设项目通过备案,规划容纳3万学生,总投资50亿元。
校区规模
学院形成“双校区协同”布局:
• 廉江校区:占地1590亩,建筑面积45.2万平方米,配备现代化教学楼、国家级实训中心(含6个校办工厂)、奥克体育中心(含劳丽诗跳水馆)及图书馆(藏书160万册)。
• 坡头校区(在建):规划建筑面积77.97万平方米,定位为产教融合示范区,拟建教学楼群、智慧实训中心及东南亚文化体验基地,预计2030年投用。
• 校外实训基地:与美的集团、京东集团等共建校外基地300余个,覆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专业设置
学院设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开设65个高职专业,形成“工科为主体、多学科协同”的体系:
- 装备制造类:新能源汽车技术(省级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培养智能装备运维人才。
-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华为ICT学院核心专业)、软件技术,与华为共建订单班,年输送ICT人才6500人。
- 生物医药类:药学(校办药企合作专业)、食品生物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服务粤西大健康产业。
- 现代服务类: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洲际酒店集团合作)、烹饪工艺与营养(湛江鸡产业学院特色专业),对接文旅产业需求。
- 艺术设计类:艺术设计(中韩合作办学专业),与韩国白石大学开展学分互认。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591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健美操全国赛特等奖(2017年)。
• 科研创新:教师团队主持省级课题37项、国家级课题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出版《犯罪现场勘查实训教程》等实战化教材。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8%,部分入职比亚迪、顺丰速运等企业,专升本升学率21%-25%。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华为、美的共建华为ICT学院(培养通信技术人才)、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年输送人才超6500人。
• 产教融合平台:牵头成立广东省体育职业教育联盟,联合湛江港集团、广垦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班占比20%。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行业人才超15万人日,承接科技服务项目770项,获“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泰国格乐大学共建“中文+茶文化”曼谷推广中心,开设中韩“3+1”专本连读项目(护理、艺术设计专业)。
• 标准输出:参与制定澳大利亚中医药课程标准,在马来西亚设立“鲁班工坊”推广岭南茶艺。
• 文化传播:组织师生赴泰国、韩国开展非遗文化展演,累计培养留学生700余人,获“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