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简称“城建职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代码为14136,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60年3月成立的广州市业余建筑工程学院,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独立设置的普通高校。校训为“修德、砺能、崇学、尚行”,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建筑与信息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广州从化校区(广州市从化区环市东路166号)和清远佛冈校区(佛冈县学府路1号),总占地面积2088亩,校舍建筑面积67.7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93亿元,图书馆藏书163万册。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约2.4万人,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南粤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教师2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现任党委书记为黄学茭,校长为蒋新华。

历史发展
• 1960年:广州市建设工程局设立“广州市业余建筑工程学院”,后因“文化大革命”停办。
• 1973年:复办并更名为“七二一工人大学”,1980年更名为广州市建筑工程局职工大学。
• 198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州市建筑总公司职工大学。
• 2000年:并入广州大学,成为其二级学院“广州大学城建技术学院”。
• 2003年:改制为广州天马集团独资的民办二级学院“广州大学城建学院”。
• 2007年:独立升格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开启高等职业教育。
• 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 2019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单位。
• 2022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培育单位。
• 2024年: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青年成才领域中方成员高校(广东省唯一高职院校)。

校区规模
• 广州从化校区:占地1355亩,以建筑与信息技术教育为主,建有国家级现代建筑技术公共实训中心、黑匣子剧场及华为ICT产业学院,配备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 清远佛冈校区:占地733亩,定位产教融合示范区,建有智能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及智慧教室,宿舍为4人间(配备空调、独立卫浴及洗衣机)。
• 实训设施:拥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5个,校外实践基地300余个,覆盖华为、比亚迪、珠江电缆等企业。

专业设置
学院设14个二级学院,开设70个高职专业,形成“建筑引领、多链协同”体系:

  1. 土木建筑类:建筑工程技术(国家级骨干专业)、工程造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涵盖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方向。
  2.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央财政支持)、软件技术(金平果全国排名前50),与华为共建ICT产业学院。
  3. 装备制造类:新能源汽车技术(比亚迪合作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接大湾区先进制造业。
  4. 商贸服务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重点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数字贸易与物流产业。
  5. 艺术设计类:室内艺术设计(省级品牌专业)、动漫制作技术,聚焦数字媒体与文旅融合。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获国家级奖项300余项,包括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金牌(2024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挑战杯”国赛金奖3项,连续6年蝉联广东省职业院校网络系统管理赛项一等奖。
• 科研创新:教师团队主持省级以上课题180项,获发明专利140项(2024年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数量全国第48位),制定《火龙果绿色栽培技术标准》等行业规范。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30%进入华为、比亚迪等世界500强企业,专升本升学率居全省前列。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华为、比亚迪、曙光共建ICT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及大数据产业学院,年均输送技术人才超6500人。
• 职教联盟:牵头成立广东城建职业教育集团(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联合3615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订单班占比20%。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行业人才超15万人次,承接粤港澳大湾区5G基站运维、非遗活化项目120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开展“3+0”双文凭项目,与韩国中央大学、西班牙加迪斯大学实施学分互认。
• 国际认证: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青年成才领域中方成员高校,获评“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 文化输出:在马来西亚设立“鲁班工坊”推广建筑技术,师生作品入选威尼斯电影节VR单元,参与制定东盟国家《纺织技术员职业标准》。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